職稱評審吹響科普人才“集結號”
來源:科普時報 時間: 2023-05-17 10:36
日前,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(修改草案)》提出,“國家健全科普人員的評價、激勵機制,鼓勵建立符合科普特點的職稱評定、績效考核等評價制度,為科普人員提供有效激勵?!蔽覈破杖瞬抨犖榻ㄔO愈發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。中國科協近期發布《關于開展2023年度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》,試點開展在京中央單位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,這標志著科普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專業職稱評審渠道。
科普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,科普人才是科普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。2021年,全國科普專職、兼職人員數量為182.75萬人。調查顯示,影響科普隊伍壯大、穩定和水平提高的前三位因素分別為薪酬待遇、專業技術職稱晉升和職業榮譽感,而薪酬待遇、職業榮譽感又與專業技術職稱直接相關。專業技術職稱曾是影響科普人才發展的掣肘之一。曾幾何時,科普工作者的職稱主要通過自然科學研究系列、教師系列、文博系列、藝術系列等其他相近職稱系列解決。沒有科普工作者自己的職稱“賽道”,一直以來是影響我國科普人才隊伍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,也是我國科普事業發展的重要“堵點”。
以科普職稱設置為從業者“正名”為契機,吹響科普人才“集結號”,建立科普人才引、培、育、用全鏈條生態體系,多措并舉增加科普人才總量,提升科普人才質量,培養和引領更多的復合型科普人才,是夯實專業化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。對此,筆者有幾點建議。
拓寬地域和學科范圍,實現科普職稱全覆蓋
以中國科協開展科普專業職稱評審為契機,借鑒推廣北京等地的成功經驗,盡快實現科普職稱在全國各省市的全覆蓋,切實打通科普工作者的職業發展通道,給予科普工作者應得的專業“名分”。與科普法等法律法規一致,將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系列的科普人員也納入科普職稱適用范圍,實現科普職稱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學科范圍的全覆蓋,不斷完善職稱評價細則,充分激發科普工作者的內在動力。
加強宣傳推廣,吸引更多專業技術人才廣泛參與科普
截至2019年底,我國共有專業技術人才7900余萬人,其中具備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占比超過10%,這些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是推動“大科普”戰略實施的重要力量。加強對包括科普職稱在內的科普政策的宣傳推廣,強化教育、科學、文化、衛生、應急等領域政策與科普政策的有效銜接,發揮科普職稱對人才成長的托舉作用,吸引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傳播等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積極投身科普,打造出一支專職兼職結合、素質優良、覆蓋廣泛的專業化科普工作隊伍。
加強人才培養,壯大科普事業專業力量
面向科普事業發展需求,把握科普人才特征,加強高??破諏W科專業建設,大力培養科普經營管理、活動策劃、設計制作、科技傳播、科普創作、理論研究等專業人才,構建科普專業人才培養“蓄水池”。以科普職稱為動力,支持和鼓勵高校、科研機構、企業等創新主體開展科普活動,大力推進科技資源科普化,發揮科技創新對科普工作的引領、科普對科技成果轉化的促進作用。強化專職、兼職科普人員培訓,加強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,持續提升科普專職、兼職人員職業技能和素質。
(作者單位為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)